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4/24王金战:做基础教育的“园丁” 更要做教育改
- 04/23与成都,向未来 |人才落户政策第一人:女博士为
- 04/22济南市人大代表郝纪勇:建议济南基础教育捐赠
- 04/14海南大力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 今年内推动形
- 04/14马陵中学荣获“2021年度全市基础教育工作先进集
与成都,向未来 |人才落户政策第一人:女博士为
“90后”曾栌贤身上有很多标签:“蓉漂”、工科女博士、基础教育工作者、户外运动爱好者……
除了上述标签之外,她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享受成都“先落户后就业”的人才落户政策第一人。2008年考入四川大学的曾栌贤,历经本、硕、博阶段后留校任教。现在,她是天府第七中学小学部课程中心副主任/数学科学教师。
曾栌贤的经历,反映了“蓉漂”学子扎根蓉城的新景象。而对他们产生重要影响的,是成都不断迭代升级的人才政策体系。
2017年7月,成都出台“人才新政12条”,也是人才政策“1.0版”。彼时,成都率先推出“先落户后就业”“人才安居工程”“全民免费技术技能培训”等举措,吸引了大量青年人才来蓉发展。
2020年9月,成都人才政策升级至“2.0版”,由资源要素吸引人才转变为全要素协同开发人才,其政策指向,正是培养、引进、用好科技创新人才。
2022年,围绕创建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加快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成都转变人才开发思维,从“政策引才”向“生态营才”转变,从给政策给优惠的“1.0版本”、搭平台给机会的“2.0版本”?向优平台营生态的“3.0版本”迭代升级,将让“成都需要的人才”与“人才需要的成都”相互吻合,精准适配,同频共振。
伴随城市的飞速发展、政策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曾栌贤们”来到成都。截至目前,已吸引新落户青年人才近60万人。
▲曾栌贤
首位享受人才落户的女博士:
“人才政策让我看到这座城市对青年人才的渴求”
曾栌贤的故事,也是一个早已被大众所熟知的故事。
2017年7月20日,人才落户新政启动办理首日,成都市公安局办证大厅现场人才“挤挤”,刚刚博士毕业,手续齐全的曾栌贤,用5分钟便顺利完成落户,成为成都“人才落户第一人”。
消息传开,周围很多亲戚、朋友、学生都会向她咨询成都落户政策,每次她都会说:“成都是一座宜居又宜业的公园城市。不仅有美食美景,更有许多就业创业的机会。是一座让人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这些年来,很多身边的朋友也因曾栌贤的“主动宣传”来到了这座城市。比如,有一个在外地读硕士研究生的表妹,向她咨询之后,很快把户口落在了四川天府新区。
“成都人才政策让我看到这座城市对青年人才的渴求,对各类人才的诚意。”来蓉10余年,她所看到的是成都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地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每一位来成都创新创业的人才,都能受到社会尊重、享受城市礼遇。
时隔近5年,直到现在,提起自己当年成为落户第一人,她仍觉得十分激动和幸运。
“拿到成都户口后,在生活了10多年的城市,用新的身份再次感受,生活明明和以前并没有太多不同,但好像又有了很大的变化。”曾栌贤说,这种感觉既熟悉又新鲜。让她觉得自己就是属于这个城市,就要在这里成家、立业,奔赴山海。
女博士怀揣对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理想
转型做基础教育
学校里的人都喜欢称她为“曾博士”。
为何一名工科博士转型当起了小学教师?
这是很多人都会问她的问题。
2017年博士毕业后,曾栌贤在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担任研究生教务老师。与此同时她也在反复思考,什么样的生活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转型做基础教育也不是偶然。如果把时间线拉长,这个选择其实也有迹可循。
“这是一个让我一直热爱的行业。”她告诉记者,高中毕业后,她当过家教,本科毕业后做过教育培训,还曾去过多地支教。在川大任职时,她还曾做过一个关于人才培养的课题,通过对一些优秀科研工作者的成长经历进行分析,她发现,他们的成功与其成长学习经历,尤其是小时候的学习经历息息相关。”这些人从小的经历,直接影响了他们后来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素养,以及面对挫折的态度等。”
▲曾栌贤与学生们
如何让学生也成长为这样的人?
“我想答案是基础教育。”她认为,这需要家庭与学校合力从小培养。
择定转型方向后,选择在成都这座生活了10来年的城市实现心中的理想,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但下沉到小学一年级做基础教育,却在她意料之外。
文章来源:《基础教育论坛》 网址: http://www.jcjylt.cn/zonghexinwen/2022/0423/1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