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0/23聚焦核心素养 做中国好教育--基于核心素养的课
- 10/23“乡村教育的历史与文化之维”分论坛举行
- 10/22历城二中校长化身“邮递员”,与马云座谈帮学
- 10/22《基础教育论坛》杂志是什么级别刊物是正规刊
- 10/22多国教育专家在昆研讨基础教育课程
“乡村教育的历史与文化之维”分论坛举行
“乡村教育的历史与文化之维”分论坛举行
2019年1月13日,2019北京大学基础教育论坛“乡村教育的历史与文化之维”分论坛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报告厅召开。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韩嘉玲发表开幕致辞,回顾了中国农村教育的历史,呼吁更多的人关注乡村教育,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办适合乡村、发展乡村的教育。此次论坛共分为“教育在民间”、“扎根在田野”上下两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程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范云霞、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教师安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学男、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讲师王成龙、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张越分别做主题报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为本次论坛致总结辞,并就教育的公共性问题发表主题报告。
韩嘉玲研究员致辞
教育在民间:底层教育的文化资本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程猛在《“读书的料”及其文化意蕴》的主题发言中,从民间话语“读书的料”入手,通过自传社会学和深度访谈收集了改革开放之后出生、取得高学业成就的农家子弟的成长叙事,探索农家子弟在以教育为目的的阶层流动过程中的创造性和文化生产。他的研究发现,农家子弟存在一种通往高学业成就的文化生产,“读书的料”创生出先赋性动力、道德化思维以及学校化的心性品质,这突显出中国底层特有的文化资本。他指出,农家子弟取得高学业成就的关键不在于其弥补了自身文化资本的缺陷,而是充分利用底层特有文化资本的结果。“读书的料”生产了有助于底层子弟取得高学业成就的独特筹码,也生产了一个复杂的的道德和情感世界。“读书的料”之群体既有以“高学业成就”为中心的文化生产,还在进行着以“过道德生活”为中心的文化生产。
程猛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范云霞以中国中部省份的一个乡镇M镇为田野调查对象,发现在日益激烈教育竞争中,普通劳动家庭的母亲迁居学校附近,照料面临高考的子女,并在陪读劳动中建构其“陪读母亲”的身份。她的研究发现, “陪读母亲”的教育劳动是家庭性别分工下新的“家务劳动”;从分工内容看,母亲们的“教育劳动”属于学校教育劳动分工链溢出的“低端”劳作,一方面,由于缺乏文化资本,家长与学校的关系是“陪”与“服从”,另一方面,她们自觉远离“素质教育”,与学校有效的“应试教育”形成有机配合;传统“望子成龙”和现代“儿童本位”价值联合塑造了陪读母亲的无偿劳动价值。陪读既面临孩子成绩可能无法提高的风险,也有家长自我无意义感。总体而言,陪读既是在当前社会结构下中下层女性家长不得不以“照料子女生活”的方式参与的教育劳动,又是中国劳动阶层母亲为争取子女教育成功所做出的能动的、理性的行动策略。
范云霞发言
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教师安超反思了以布迪厄为代表的阶层教育学派的基本观点,指出文化区隔话语在揭示教育与阶层再生产的对应关系上有很强的解释力,但其建构的概念化、类型化的养育文化研究常常被很多研究者作为简单的标签贴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家庭类型上,容易忽视中国本土社会和家庭结构的变迁以及养育互动的复杂性、多样性、情境性,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出现了贬抑底层养育文化和教育智慧的倾向。阶层教育学的突破,需摆脱阶层二元对立的观念,看见不同养育方式的适用情境;需回归教育生活史的传统,看见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和文化互嵌的现实;需关注底层的养育叙事,对微观养育实践进行深描,以重新发掘不同养育方式的价值,寻求庶民教育的真义。
安超发言
扎根在田野:乡村教育视野中的教师和儿童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讲师王成龙以河南省豫南镇为个案,运用田野调查方法,采用生命历程和代际比较的视角,探究社会结构的变迁对乡村教师生命经验的影响,呈现了三群现任乡村教师--民办教师群体、“中师生教师群体”、“新生代教师群体”的社会生活,关注他们在行为实践和价值观念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代际(群体)差异。他的研究发现,效率与数量优先的教育普及带来了乡村教师素质的变迁,国家对乡村学校的强控制消减了乡村教育的功能与教师角色,城市化取向的教育建制化正在瓦解乡村教育办学活力,焦虑不安、心灵漂泊的新生代乡村教师将全面占据乡村教育领地。最后,他呼吁在乡村振兴中重塑乡村教育活力,吸引优秀青年到乡村任教;通过定向培养的方式,提高乡村教师对农村教育发展实际的适应性;分类研究乡村教师的群体差异,解决乡村教师的实际生活困难,提高乡村教师的意义感。
文章来源:《基础教育论坛》 网址: http://www.jcjylt.cn/zonghexinwen/2020/1023/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