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9/24基础教育人才发展20人北京论坛聚焦“三全育人”
- 09/16北京师范大学李玉顺:基础教育信息化2.0发展面临
- 09/14活动 | 力行而后知之真,自主探究重在行--上海基
- 09/12【生态文明教育】田晓耕:乡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
- 09/12西藏基础教育考察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李玉顺:基础教育信息化2.0发展面临
李玉顺
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互联网掀起开放教育大潮,并显著推动信息技术融合进程。互联网在教育场景上,从过去的静态资源到动态资源,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基于互联网的在线一对一教学,能够让学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够享受到优秀的教育资源。
从互联网教育行业生态格局来看,主要有三个层面:第一类是BAT类型的企业,他们在技术架构层面展开工作;第二类是传统教育企业,包括新东方、好未来、沪江等传统培训行业,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非常深;第三类是新型教育企业,他们聚焦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一个学科或者一个工具,如洋葱数学、作业帮等,它是面向学与教创新发展的全流程生态。在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发展进程中,教室装备及环境发生变化,从黑板到电视、PPT投影再到平板电脑等。
基础教育信息化2.0发展面临挑战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需要重点关注质变,注重创新引领和生态变革。技术正有效融入学与教过程,且越来越融入常态化教学实践中;技术教育应用从\"创新\"和\"融合\"两个视角发展,越来越用于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难题;技术应用从课堂走向了课程,从教室走向了学习环境(未来学校),创新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带来了深刻挑战:
挑战之一以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与学方式变革进程缓慢。\"深度课堂\"评价模型的建构包括,思维达成度:兼顾低阶认知目标的基础上,促进高阶认知目标的达成;学习参与度:学生认知、行为、情感参与;教学系统开放性:网络开放、生成性开放、学科前沿开放;合作学习成熟度:对话、结构化、合作学习促进个体学习;有意义学习:真实、合作、建构、主动、有意图;技术应用有效性:对不同技术环境教育教学优势及支撑边界的认知。
挑战之二核心素养引领的课程改革深化进程持续拉升实践挑战。课程体系重构下的统整性教学,基于主题、问题、设计、项目等的综合模式。
挑战之三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式课程实践支撑能力不足。深度融合深化学习方式变革,提供链接海量有关信息源的通道,使学生有机会实现无边界学习,有机会体验实景学习,更好地进行实践性的探索与创造活动,也有机会开展即时交互的合作互助学习,将难理解概念可视化、三维立体动态化,使难表征过程具象化,也使学生有机会进行更充分的个性化展示与记录。
挑战之四面向信息化2.0发展的信息化体系重构进程认识不足。2018年是中国教育信息化走向教育教学核心地带\"阵痛\"的一年,学生手机问题、教育App问题凸显性的爆发,给原本\"艰难推进\"的教育信息化融合实践进程带来多元声音。
互联网学习发展研究及其启示
从2014年起,《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发布,它通过数据呈现互联网学习行为,体现出教育信息化面向互联网发展进程中的现状、问题还有趋势。如何评价这一发展过程,我们提出了互联网学习评价框架\"EDM模型\",从互联网学习环境、互联网学习开展、互联网学习者成熟度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2017年,我们提出中国互联网学习发展指数。发展指数建构过程如下:第一,建构维度框架。提出测量构念,确认操作性定义。分析测评目标,梳理维度间关系。依据维度编制测验题目;第二,收集数据。抽样进行预测验,筛选题目。进行正式实测,获得调研数据;第三,数据分析。包括信度、效度、难度以及区分度四个方面;第四,分数合成。选取需要合成的变量,选取适当的合成方法。
从\"自然状态\"的互联网学习者看学习发展,我们对6.4万名互联网学习者的行为进行调查。在成人的世界里,学习已经越来越多的发生在网络上。\"非正式学习\"与\"问题解决\"是当下互联网学习者的显著特征,学习正变得无处不在。如何做理性的互联网学习者,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从在校学生的互联网应用看学习发展,我们对3.7万名学生的行为进行调查%的学生认为\"互联网学习的开展是必要的\",互联网已经是学生答疑解惑的第一责任人。相比于教师,家长更加开明。\"日常生活中,父母允许我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如查找资料、看学习类视频、参加远程学习辅导等\"占80.1%。社会环境,比我们教育领域的理解来得更\"开放\"。而自控力是我们学生最真切的需要,也是当代教育应该关切的问题。
文章来源:《基础教育论坛》 网址: http://www.jcjylt.cn/zonghexinwen/2020/0916/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