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1/13石景山区实验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成果喜获全国基
- 11/13基教观察|农村家庭教育缺失,谁来补上这一课
- 11/12基教观察|农村家庭教育缺失,谁来补上这一课
- 11/11?保定市举办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校长论坛
- 11/11基础教育走向世界不能“盲目接轨”
贵州省基础教育教师绩效考核系统的分析
自2009年1月1日起,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正式实施绩效工资,原则上其津补贴平均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从调查情况看,这一举措引起了各地高度重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广大中小学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陆续出台了关于中小学实施绩效工资的具体意见和办法。其中,绩效工资总量的70%作为基础性部分(其中包括岗位津贴、农村学校教师津贴等),由县级政府及人事、财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按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工作职责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并按月发放。另外30%奖励性绩效工资(其中包括班主任津贴、超课时津贴、教育教学成果奖励等)是学校内部搞活分配的重点,由各中小学根据工作量、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按照规定程序研究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进行自主分配。 作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贵州,在实施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发放过程中,个别地区由于不能真实地记录教师的实际工作成效,使得教师拿到的工资与实际付出的劳动不成比例,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因此,贵州省教育厅从全局出发,为了抓好全省的义务教育工作,鼓励中小学教师全身心投入工作,参考大型企业的考核方式,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计一套先进的、面向全省中小学教师的绩效考核系统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点。 1 系统分析 通常,系统分析主要从系统的用例、业务流程和数据流三个层面来开展。 1.1 用例分析 用例分析是分析系统中各类角色在系统中拥有的操作权限。通过对用户需求的进一步提炼和分析,得出本系统的用户角色可划分为管理员、考核部门用户、被考核部门用户、分管领导和学校领导共五类角色。 (1)管理员用例分析 管理员具有最高操作权限,可以对系统中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操作。但为了确保系统数据的操作安全性,其操作的核心模块是系统管理,包括区域管理、学校管理、部门管理、角色管理、用户管理、模块管理和权限管理。 (2)考核部门用户用例分析 所谓考核部门是指在现有的组织结构中由学校领导层和管理层中抽取部分人员组成的一个考核工作小组,纳入这个小组的人员可以不考虑在被考核部门人员名单中,考核部门用户的工作职责是创建考核指标、创建考核模板、创建考核计划以及对部门考核指标进行主评。 (3)被考核部门用户用例分析 被考核部门是指学校实际的组织结构,绩效考核是对未纳入考核小组的所有部门成员进行考核。被考核部门用户在系统中主要是进行自评(自评完成后结果保存到历史记录中)、然后查看各自的考核成绩,并对个人信息进行维护。 (4)分管领导用例图 在学校的组织体系结构中,学校领导都分管不同的职能部门。分管领导可以查看其下属部门的考核计划并对部门用户的最终成绩进行修正,然后统计分管部门的每位教师或工作人员的考核成绩,并对历次考核成绩进行分析。 (5)学校领导用例图 作为学校领导,在考核中主要关心的是考核计划什么时候制定的以及最终各个部门考核的结果。因此,在系统中,学校领导只有两个模块的操作权限,即考核计划查询和考核统计分析。考核计划查询则是查看各个考核计划制定的时间等信息,最后查看各个部门每位教师或工作人员的最终考核结果以及分析特定教师或工作人员的历次考核结果趋势。 1.2 业务流程分析 业务流程分析是对教师绩效考核业务处理过程进一步细化,并采用专业工具对其优化的处理过程进行描述。现代软件工程采用UML中的活动图和时序图建立系统业务处理流程的模型。就本系统而言,其核心的业务处理过程包括考核计划创建和绩效考核两个流程。 (1)考核计划创建流程 考核计划是由考核部门用户负责创建的,不与他人发生信息交互,因此采用活动图来描述这一流程较为合理。在创建计划时,首先判断与该计划相匹配的考核模板是否创建了,如果没有创建模板,则到模板创建模块中去创建模板,在创建模板时则查看模板中包含的指标是否已经创建,如果没有创建则在考核指标创建中去创建指标。当完成了考核计划创建所需的基础数据的创建后,则创建考核计划并启动计划。上述过程可采用如图1所示的活动图来表示。 图1 创建考核计划活动图 (2)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本系统的核心流程,在该流程中既涉及到了考核部门用户,又有被考核部门用户的参与,同时分管领导还对考核结果进行最后的把关,考核部门和学校领导则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涉及的用户面广,数据交互频繁,因而采用时序图描述其处理流程较为合理。上述过程可采用如图2所示的时序图来表示。 图2 绩效考核时序图 1.3 数据流分析 从用户功能需求分析中可知,本系统的角色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类,即考核部门用户、被考核部门用户和学校领导。顶层数据流程图主要是表现哪些角色产生的数据是系统的输入,然后哪些角色得到系统最终的输出。考核部门制定考核计划,被考核部门则向系统内部提交绩效考核数据,最后系统内部根据计划中的模板规定的各项指标的权重计算出考核结果,并加上了分管领导的最终修正后得到最终的考核结果,最后以报表的形式呈现在领导面前。如图3所示。 图3 顶层数据流图 对如图3所示的考核部门用户进行细分,其在指定考核计划时,当考核用的指标和模板均不存在时,首先创建考核指标,然后将这些指标组合成考核模板,然后在考核计划中指定使用的考核模板;在绩效考核过程中,一方面是被考核部门用户对自己各项指标进行自评,同时考核部门用户对模板中的各项指标进行主评,然后将自评成绩和主评成绩进行加权运算后得到考核的初评成绩,然后分管领导对考核初评成绩进行最终修正后得到最终的考核结果。 2 需求分析 用户需求分析的任务是获取用户使用系统的真实目的,即使用系统“做什么”。通常,需求分析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功能性需求分析,侧重于单个功能模块的分析,另一方面是非功能性需求分析,侧重于系统整体性能的分析。 2.1 功能性需求分析 根据前面的用例分析和业务流程分析,得到贵州省基础教育教师绩效考核系统的功能包括系统管理、考核指标构建、考核模板构建、考核计划管理、自评、主评、最终修正和考核统计分析共八个模块。 2.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所谓非功能性需求分析是指分析与系统功能关系不是非常直接的、有关系统运行过程中描述的一类特性,这类特性往往不是关注某个细节,而是与系统的总体运行情况有密切的关联关系。在此意义上,非功能性需求相对系统的功能性需求更具有充分的考虑价值,某个方面考虑不周详将会使系统面临失败的危险。一般来说,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描述主要从可靠性、易用性、维护性和可移植性要求来进行分析。 3 结束语 贵州省基础教育教师绩效考核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管理信息系统,其难点主要是将考核指标由各个基础教育学校来自行制定,同时又将针对不同学科的教师来组合运用这些指标形成一套考核模板。因此,在后续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考核指标的动态构建,从而实现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文章来源:《基础教育论坛》 网址: http://www.jcjylt.cn/qikandaodu/2021/0128/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