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1/13石景山区实验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成果喜获全国基
- 11/13基教观察|农村家庭教育缺失,谁来补上这一课
- 11/12基教观察|农村家庭教育缺失,谁来补上这一课
- 11/11?保定市举办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校长论坛
- 11/11基础教育走向世界不能“盲目接轨”
基础与发展:青海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规范化考
伊斯兰教经堂教育,也称为寺院教育,主要是在清真寺里由开学阿訇给前来就学的穆斯林子弟诵读、讲习《古兰经》和圣训、伊斯兰教教义、教法等基本宗教知识,通过参加各种宗教活动、宗教仪式和阿訇的言传身教来培养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的寺院宗教教育模式和形式,是伊斯兰教教育理论与中国传统私塾教育方式及中国回族社会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数百年来,经堂教育在传承和发展中国伊斯兰教宗教、文化,培养中国伊斯兰教教职人员和经学人才,促进伊斯兰文化的中国化,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到目前为止,青海绝大多数清真寺,尤其是各中小清真寺的阿訇基本上是通过传统经堂教育培养的,但是,由于经堂教育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受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现代教育模式、城镇化等等的冲击,作为全省一定时期内仍将是伊斯兰教宗教教育主要模式和培养教职人员主力的经堂教育,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困境。那么青海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做出自己的抉择,本文对此加以分析和思考。
一、经堂教育产生的简要背景和发展
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直到明中叶,回回人的宗教教育主要依靠家庭,父母的宗教观念、意识、行为以及日常生活中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各种习俗、礼仪、道德观念、行为准则、饮食禁忌等潜移默化地以家传口授的方式教育或影响着子女后代。唐宋时期蕃坊的宗教教育是传统伊斯兰教清真寺教育,类似于现在清真寺的阿訇讲授瓦尔兹,官办的“蕃学”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讲授学习为主,元代的“回回国子学(国子监)”以培养专门人员如翻译为主。而职业宗教者在早期是父传子受(实际上也主要靠家庭),将自己的信仰连同宗教知识及“职位”(阿訇)传授给子孙,使之绳绳相继,如福建晋江清净寺摄思廉夏不鲁罕丁及其后裔从元至正年间至明万历年间主持该寺教务长达300多年。
明朝,政府对回回人采取强力“同化”措施,如禁止穿着“胡服”、使用“胡语”、内部通婚等;实行“海禁”政策,阻断与中、西亚及阿拉伯世界之间的往来和交流;大力推行“汉化”“儒化”政策等,使得已正式形成的回回民族,在日常生活中与汉族民众的密切交往而使用汉语,宗教活动中使用已渐渐陌生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久而久之,回回人在宗教活动中只是按长辈所教的读音方式诵读《古兰经》(诵读《古兰经》、做礼拜的念词必须用阿拉伯语),不仅读音受居住地方言影响而发音不准,且对其意思已不甚了了。一般回回民众的宗教观念随着对伊斯兰教经典的内容与诵读、宗教仪式及阿拉伯语等的日渐陌生,而逐代淡化或放弃原有宗教信仰与生活习俗,加之宗教职业者的缺乏,出现“经文匮乏,学人寥落,既传译之不明,复阐扬之无自”*《胡太师祖墓碑记》,转引自纳国昌《中国伊斯兰教与儒家学说》1996年第2期。的危机。
为了让伊斯兰宗教和文化不至于出现衰微湮灭的危险,避免后继无人的局面和信仰遗失的状况出现,传统的家庭教育已不适应回族社会之现实,回族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有实效作用的教育模式。明末清初(16世纪中叶)率先由陕西人胡登洲在继承前人传播宗教方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的私塾教育和伊斯兰教清真寺教学形式,在清真寺设帐讲授伊斯兰教经典和阿拉伯文、波斯文,免费招收学员,初步形成了一套教学结构、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学习考察等教育方式,经堂教育应运而生。可以说,经堂教育创办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当时回族社会急需的宗教职业者和向广大普通穆斯林普及伊斯兰宗教文化知识,使他们懂得基本的伊斯兰教常识,做一个合格的穆斯林。
经过胡登洲的两个嫡传弟子和许多再传弟子的推广发展,到清代,经堂教育的读本日趋固定,制度相对完善,逐渐形成了陕西、山东、云南、河州等经堂教育中心(或可称学派),并出现了大量汉文译著和“以儒诠经”活动。清末随着回、撒拉族反清事件和清末民国初回族新式教育兴起的冲击,经堂教育逐渐式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经堂教育在上世纪80年代得以恢复、兴盛,但时逢国际国内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发展变化的影响,目前主要存在于甘、宁、青、滇、新等穆斯林聚居地区。
青海伊斯兰教经堂教育随着胡登洲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李定寰等著名经师的努力传播和影响,于明末开始在青海各清真寺开始设帐讲学、传播和发展。其中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在清顺治年间(1644-1661)达到相当规模,并在国内产生一定影响。20世纪初在回、撒拉族聚居地区,出现了许多规模不等的寺学,经堂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民国6年(1917年)后,随着伊斯兰教伊赫瓦尼派在西宁占据优势和东关大寺“海乙寺”地位的确立,使西宁的经堂教育一度达到鼎盛,逐步发展为青海经堂教育最高学府,1938年《边声》创刊号发表题为“西宁”的文章,指出:“此不唯东关回族同胞之信仰寄托地,亦为西北回族最高之学府,四川、陕西各地回族同胞来此求学者不乏其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堂教育在各清真寺逐步恢复和建立。
文章来源:《基础教育论坛》 网址: http://www.jcjylt.cn/qikandaodu/2021/0128/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