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9/16北京师范大学李玉顺:基础教育信息化2.0发展面临
- 09/14活动 | 力行而后知之真,自主探究重在行--上海基
- 09/12【生态文明教育】田晓耕:乡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
- 09/12西藏基础教育考察报告
- 09/10“民办+”新探索,肇庆推动基础教育提质
今天为何出不了大师
今天为何出不了大师一、“器”的教育与大师我们今天的教育是“器”的教育,而不再是“大学”。大师,是“大学”培养出来的。什么是“大学”?《大学》中这样解释“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们今天的教育里面,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有没有这样的“明明德”、“亲民”的内容,以及“止于至善”的追求?有没有“止、定、静、安、虑、得”的训练?如果没有,我们如何“近道”?对了,大师之所以是大师,之所以超越同侪,就是他超越了“技”而近乎“道”。专家不是大师,专家中的顶尖专家仍然不是大师,大师与专家的区别不是量,而是质,这个质,就是“道”。读过《庄子》中“庖丁解牛”的故事吗?那里面提到的族庖,就是普通人,良庖就是专家,而庖丁,就是解牛界的大U币。当文惠君惊叹于他的“技”的时候,他正色告诉文惠君:“臣之所以好者道也;道也,进乎技矣。”既然已经到了“道”的层面,就不再只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他的境界一定具有超越性。所以,当庖丁和文惠君说了一番解牛之道后,文惠君的感叹是: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解牛之道竟然相通养生之道。什么叫大师?大师就是通达之人:他有专业,但是,他已经超越了专业,他通识人间万象。他不仅能在自己的专业里判断事实,他更在广阔的人生中判断价值。而我们今天的教育,说得可怜一点,从教育主管部门到校长、教师,到家长,都在奉行一种我称之为“打工仔教育”的理念。我们大学里的“专业”,已经彳i是根据人类的不同知识领域和世界的不同界面来划分,而是根据社会的就业领域和相应的技能界面来划分。我们的人文教育已经全面萎缩,大学中文系、哲学系严重减员,一流的考生都去了理工科。可是我们的科学教育,已经不是教育学生去解决问题,去探究真理,而是去适应这个技术化了的世界,以便将来能在这口鲍子个大的技术体系里分一杯羹。在这个技术至上、工具论甚嚣尘上的教育理念里,你如何有希望看到大师的出现?我们看看《学记》上对一个人的教育的具体规划:比年入学(每年新生入学),中年考校(每一年考核一次)。一年视(考查)离经辨志(断句与文句理解),三年视敬业乐群(严肃对待学业及与同学友好相处),五年视博习亲师(知识的广博和敬爱师长),七年视论学取友(学问的见解和选择朋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分类与类推,掌握规律法则,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强立而不反(树立坚定的道德信仰,不再反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看到“知类通达”这样的字眼,我们有没有感慨?我们的专业越分越细,学生学者的学术视野越来越狭窄,我们如何通达?没有通达的视野,我们又如何确定自己专业的定位,做到真正的“知类”?“大学”,本来就是让我们“学大”——学大的东西;是“大之学”一有关“大”的学问;也是“学者2010年第6期l45 f蛊盐磷k衄衄说文.墨皿誓窭墨雹四墨珊圈墨■圆况义。之大”——学习者真正值是自豪的,能让自己拔萃于同类的那种素质。所以,“大学”就是大人之学,非小人之学;“大学”就是大成之学,非小成之学。小成之学是什么?就是“专业”,所以,孔子讲“君子不器”,“专业”并局限于“专业”,即是“器”。君子当然有专业,也能从事于某些专业,正如庖丁之能解牛,但是,君子又一定能够超越专业,有着超越专业的判断力。大师,只能从这样的人群中出现。而我们今天的教育,是“器”的教育。所以,注定培养不出大师。二、私塾教育与大师与此相关的,我们基础教育阶段的教材就注定了我们无法培养出大师。我们坚持认为,基础教育的教材,应该符合以下几个基本条件:1.体现我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一一以此培养民族精神、民族气质、传承民族文化,建立道德信仰。2.必须是最经典的语文——以此培养良好的语言感觉,培养语言艺术的鉴别力和创作力。3.总量适中——以此保证在较短的时间,用较少的成本就可以学到,并且可以让接受基本教育的人就能得到相应的教育,从而获得相应的素质。以此反观古代作为教育核心教材的“四书”,不得不承认,古人比我们明白:“四书”正好符合这三个条件,核心价值观有了,语言典范,数量有限。Ⅸ大学》175l字;《中庸》3568字;《论语》字;《孟子》字;合计字。一个小孩从头到尾背5万字几年就背完了。同时还是最媳范的语言,“四书”的语言漂亮、整齐、典雅,是一种高贵的体面的正派的语言。有一个现象:我们都知道,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几十年里,我们出了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几乎各行各业都有,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早年都受到了传统文化教育。有了文化的底子,然后才专业,是他们的共同特征。我们可以这样结论:没有文化的人,我们可以把他们培养成技术员,培养成专家,培养成科技人才,但是,无法成为大师。好的教材是教育成功的根本保证。我们今天这样的教育和系统,已经注定不可能培养出大师。因为,我们的教材,严重缺乏文化的含量,在过分的无知的强调教材贴近孩子的理念之下,严重低幼化、弱智化、无文化。有一个现象真正令我们感慨:古代的乡村教育往往是大师的摇篮。鲁迅、胡适都是乡村老秀才教出来的。鲁迅,绍兴人,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三味书屋的老秀才给了他文化的基础。胡适,安徽绩溪人,5岁启蒙,在安徽绩溪老家受过9年私塾教育,打下古文基础。陈独秀,安徽安庆人,从小跟随祖父陈章旭读四书五经。郭沫若,四川人,幼年在家塾读书。巴金,四川人,自幼在家延师读书。钱钟书,江苏人,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钱穆,江苏人,9岁入私塾,1912年(17岁)辍学后自学,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江、浙、皖、蜀这样的地方,多少大学者,几人不是在乡村受的基础教育。他们的幼年教育,根本没有什么教学法,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先生,其教学方法,不过就是瞪着眼睛,大声说:“读书!”鲁迅先生接着写道:“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日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就在这人声鼎沸之中,一代大师,t肖。1‘肖成长。寿镜吾先生的诀窍就是:1.读书;2.读文化经典。我们今天的中小学语文应试教育,其诀窍是:1.读白开水一样的无聊课文;2.做反反复复的无聊练习。大师在哪里?原来有,现在被“无聊”掉了。(摘自《中国青年》)
文章来源:《基础教育论坛》 网址: http://www.jcjylt.cn/qikandaodu/2020/0921/514.html
上一篇:教育是养成:古代文学教学之我见点滴
下一篇:淡淡的清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