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2/21教育核心期刊是哪些(教师论文封面格式)
- 12/12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学分怎么弄(基础教育大学生
- 12/09基础教育文献综述的范文(关于教育文献综述范
- 12/07基础教育毕业论文目录格式(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 10/22办好“家门口的学校”河南基础教育投入十年增
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比较研究
由于中国和西方社会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不同,中国的教育与西方教育形态有着诸多的不同。任何国家的教育都有其发展的背景,这种不同的背景造就了其教育不同的形式,而且这种不同的教育都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从这一点来看,又反映了教育相同的目的性。另外,教育的发展有一个历史进程,它是不能超越本国经济发展基础的,教育为本国的发展服务,经济建设又为教育发展提供基本的资源,教育的不同形式和不同阶段一旦存在,即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有它优秀的一面,我们不能从一个自己认为正确的立场去简单地肯定与否定。中西方教育都有其肯定的一面,我不能说谁比谁先进,谁又比谁更优秀。但是中国教育必须善于吸收和学习西方教育先进的东西,中国教育才能更进步。 一 中西方教育建立的基础和背景 (一)历史发展的差异 从工业革命开始,西方(以美国为例)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很平稳地发展了三百多年,其民族及其文化的融合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资本的积累也经历了从原始积累到今天成熟发展的阶段,西方社会才发展为今天最富有的社会。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的教育,融合了东西方教育优秀的一面,同时有极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灵活的一面。 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近二百年来,又经历了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文化也由此进入中国,并在一定意义上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早期上海的发展则是一个有效的见证。直到新中国的建立才将中国的教育大大地推进了一步,使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教育的行列。由于中国历史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可以说中国 教育长期经历的是一种封闭式发展,以至今天,这种影响仍然存在。所以说中国的现代教育发展只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二)社会制度的差异 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了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意识形态是为一定的国家机器服务的,因而,这种服务体现在国家教育中。这是最敏感的问题,由此之上产生的教育上的差异是肯定存在的,也是最说不清道不明的,我们不能用一种自己意识形态去判断另外一种教育方式的好与坏、对与错。 (三)文化上的差异 在西方,许多人信仰基督教,基督教的教义倡导平等、友爱、尊重,这种教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西方的教育,其实,早期的学校是教会学校。另外,自从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受各种自由、民主文化思潮的影响远比中国早,深刻,民族文化的形成也比中国复杂得多。在文化、艺术上东西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中国教育同样受到宗教的影响,不同的是受佛教、中国道教的影响与西方有着程度上、教义上的不同。孔孟之道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教育的核心思想,这些思想曾经一度长期影响中国长达2000多年,直到今天,孔孟之道仍然影响到中国、东南亚,以及世界上的华人。中国现代教育是建立在传统教育基础之上,同时又渗入了许多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 (四)经济发达程度上的差异 经济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原动力,是教育建立的基础,看一个国家的教育是不能孤立的,脱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经过长达300多年的相对平稳地发展,经济已经发展到相当发达的程度。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历了仅仅不到70年,经济发达程度显然是落后于西方的。建立在这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教育必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比如说,在这所西方学校中,只要为了教学的需要,任何教师都可以自由的复印各种教学资料分发给需要的每一个学生,在中国,这种业务是要经过专职校长的审批的。在西方,可以为了80多个学生开设一所现代化的学校,聘请30多名专职教师;为了降温,每天花费1000多元电费开中央空调,这对中国大多数地区则是不可能的。不是中国不重视教育,而是经济水平跟不上。 所以我们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必须跟它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经济水平相联系,孤立地看一个问题带有其片面性,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二 中西方教育的比较 在这里,我有幸在恩友基金会的资助下接触到西方式教育。给我们上课的是从美国来的华侨子女及纯粹(native)的美国友人,这所学校也是以西方模式创建的学校,以西方的教育方式授课。我从中认知了西方教育,感受到西方教育,强烈的引发了我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比较与研究 1.西方教育体现的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交流,一种互动;中国师生之间体现的更多的则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授 在西方,是老师引导学生,学生自我思考,学以致用,老师并不要求学生能对所讲知识的认知度,更强调的是对所讲知识的探索思路的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来源于一种被激发地自主的需求。老师鼓励学生应用这种知识,通过应用去掌握知识的内涵,有时候,甚至不强调这种应用的对与错。在中国,老师则讲求学生通过纸上谈兵来理解,所以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做作业。纸上谈兵对学生的思维培养是很有益的,所以中国学生具有更强的思维和想象力。相反,西方学生则具有更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我认为:以上两点对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比方说:我学了许多年的英语,却害怕出错而不敢写,更怕丢脸不敢与老师(美籍)交流。美国DBU(Dallas Baptist University)却敢在看了一场京剧之后将它以自己的形式搬上舞台,浓浓的中国味。 在中国,教育是很严肃的。中国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在古代,教育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一个人接受教育是为了实现一个进入统治阶级的梦想,所以,只有少数人才可以获得教育的机会。既然不是为社会生活服务的,教育则成了一种高雅的、象牙塔的故事。这种思想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影响仍然相当严重,以至于今天,教育在社会公众的观念中,仍然是一种地位提升的手段,获得较好生活的阶梯。事实上,现代教育应为社会实践服务、教育的对象是每一个人。 西方学生是张开双臂去迎接未知,中国学生则是循规蹈矩地去学习新知识。 2.西方教育有着强烈的社会意识,教学更贴近于学生生活实际 首先,西方中小学课程的开设、学生教材的编写强调其实用性,可行性,纯粹理论的东西则不是很重视。中国在中学要开设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遗传学等好几门课程,中国学生深知从基因原理到宏观生物系统的知识,但不懂基本的急救知识——心肺复苏术,不知道父母血型与自己的关系,不知道唐氏病是怎么回事。西方中学则开设公共卫生,给学生实际应用以切实可行的方案。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理论在指导实践的同时,理论自身得到升华。所以,理论和实践都是重要的,但对基础教育来说,学生处在本能的认知阶段,实践则显得更重要一些。再者,西方教师面对的学生可能是十几个,甚至几个、一个,这使得个别教育成为可能,任何学生都有可能获得有效的教育收益与提高。在中国,一个班,可能有几十名学生,甚至上百名学生,老师只能面对大多数,而不能面对个别,所以,有可能差者愈差。在中国,这种教学方式在宏观上具有很高的投入产出比,然而在公共教学中,个别学生的利益目前是很难照顾到的。 3.西方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创造性的,中国学生的学习须循规蹈矩 在西方,学校给学生创造更大的、更自由的维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由创造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地发挥。教师可能会给学生提出一个项目,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来完成。学生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会主动地学到好多他所感兴趣的知识,这些知识将会在他心中形成活的财富,随取随用。中国则主要通过考试手段让学生按要求去学,这样,学生学习的知识可能是全面的,基本功是扎实的,但所学的不一定是活的,可用的。 4.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西方,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小,学习成绩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重要。他们可以边玩边学,有时候,学习是一种有趣的游戏,所以,他们乐于学习。在中国,受孔孟之道的影响,大多数家长都望子成龙,他们认为学生必须获得好成绩才有可能出人头地,所以学生必须承担沉重的压力而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是一种负担。西方学生有很灵活的思维力,中国学生则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在创新与科研中,这两者都是很重要的,两者必须有益结合。 5.对教育投入的差异 西方有比中国发达的经济基础,对教育投入的总量是巨大的,这其中,有政府财政性投入,社会企业财团及社会组织的教育投资,成功人士的个人投入,西方社会对教育也是很重视的。中国自古以来是很重视教育投入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经济水平非常落后的情况下,兴建了一大批学校,建立了完善的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体系,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已达99.9%,已经超越高收入国家的普及率 ,这在像中国这样的经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成就。我认为,在中国现有经济水平下,中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能说不大,现在正在努力向4%GDP看齐,但重硬件和轻人才的培养与交流。中国的社会力量办学还处在幼稚的阶段,很多的富人缺乏社会公益意识。中国教育的投入总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与中国这样的大国是不相适应的,当然,教育的发展是不能超越经济基础的。 中西方教育都有其成功的地方,西方教育为西方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使得西方社会发展为今天最富有的社会;中国则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经过短短70多年的发展建立完善的教育体制,并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使中国经济得以持续高速地发展,并达到总量世界第二的规模。 三 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思考 中国教育体制是适应中国特色的,尽管有着我们有目共睹的成就,但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必须融合西方教育的一些经验和好的做法,才能逐步满足社会对教育日欲增长的要求。我们对待西方教育的态度是不盲目迷信,而是有选择地引进、学习,将其精华逐步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1.逐步改变目前的教育理念与思路 中国一贯的应试教育虽然使得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但误导了教育的目的,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很差。我们要削弱学习成绩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使用灵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 2.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我们曾经强调社会主义教育的教育目的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很明确的,但在实际教育教学实践中却出现了偏差,我们的学生普遍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差,缺乏合作精神、诚实、服从意识;其次,学生兴趣不广泛,知识结构单一。我们的教育必须贯彻教育目的,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的品德教育。在西方,学校是很重视学生的品德培养的,西方企业对职工品德的重视超过对其专业技术的重视。我们社会主义教育更应注重品德教育。 3.重视师资力量建设 首先是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一成不变的知识只会死水一潭。教师必须加强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以适应发展的社会和发展的教育,同样,我们大量的教育资金应该更多的投放在师资力量的人文建设上。 对于师德教育来说,好的师德对学生本身是一种熏陶和感化,这可能比品德课上讲得头头是道有效的多。但不好的师德也会影响学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挽回。教师的品德教育决不能是一堂课,实际上做得少,教师的师德教育应有完整的计划和切实有效的措施,因为这是影响一代人的事情。 4.建立教育人才的长效流动机制 教育界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地区不可能完全满足这种需求,这就需要人才资源共享。在西方,人才流动是非常普遍的,一个人的成果可以得到迅速全面的共享。在中国,教育界人才的合理交流,除了可使教育成果迅速全面推广,同时减轻了教师为满足小而全的教育在知识更新上的压力。中国必须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缩小教育的地域差异,促进中国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1] 樊俊青.浅析中西方教育的差别[J].明日风尚,2016(17):325. [2] 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 张旭.中西方体育教育思想的比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132-134. [4] 丁雅诵.我国义务教育普及率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N].人民日报,2017-07-26. [5] 魏贤超,王小飞.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6] 郑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法策略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9):115-116. 由于中国和西方社会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不同,中国的教育与西方教育形态有着诸多的不同。任何国家的教育都有其发展的背景,这种不同的背景造就了其教育不同的形式,而且这种不同的教育都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从这一点来看,又反映了教育相同的目的性。另外,教育的发展有一个历史进程,它是不能超越本国经济发展基础的,教育为本国的发展服务,经济建设又为教育发展提供基本的资源,教育的不同形式和不同阶段一旦存在,即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有它优秀的一面,我们不能从一个自己认为正确的立场去简单地肯定与否定。中西方教育都有其肯定的一面,我不能说谁比谁先进,谁又比谁更优秀。但是中国教育必须善于吸收和学习西方教育先进的东西,中国教育才能更进步。一 中西方教育建立的基础和背景(一)历史发展的差异从工业革命开始,西方(以美国为例)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很平稳地发展了三百多年,其民族及其文化的融合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资本的积累也经历了从原始积累到今天成熟发展的阶段,西方社会才发展为今天最富有的社会。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的教育,融合了东西方教育优秀的一面,同时有极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灵活的一面。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近二百年来,又经历了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文化也由此进入中国,并在一定意义上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早期上海的发展则是一个有效的见证。直到新中国的建立才将中国的教育大大地推进了一步,使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教育的行列。由于中国历史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可以说中国教育长期经历的是一种封闭式发展,以至今天,这种影响仍然存在。所以说中国的现代教育发展只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二)社会制度的差异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了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意识形态是为一定的国家机器服务的,因而,这种服务体现在国家教育中。这是最敏感的问题,由此之上产生的教育上的差异是肯定存在的,也是最说不清道不明的,我们不能用一种自己意识形态去判断另外一种教育方式的好与坏、对与错。(三)文化上的差异在西方,许多人信仰基督教,基督教的教义倡导平等、友爱、尊重,这种教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西方的教育,其实,早期的学校是教会学校。另外,自从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受各种自由、民主文化思潮的影响远比中国早,深刻,民族文化的形成也比中国复杂得多。在文化、艺术上东西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中国教育同样受到宗教的影响,不同的是受佛教、中国道教的影响与西方有着程度上、教义上的不同。孔孟之道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教育的核心思想,这些思想曾经一度长期影响中国长达2000多年,直到今天,孔孟之道仍然影响到中国、东南亚,以及世界上的华人。中国现代教育是建立在传统教育基础之上,同时又渗入了许多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四)经济发达程度上的差异经济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原动力,是教育建立的基础,看一个国家的教育是不能孤立的,脱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经过长达300多年的相对平稳地发展,经济已经发展到相当发达的程度。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历了仅仅不到70年,经济发达程度显然是落后于西方的。建立在这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教育必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比如说,在这所西方学校中,只要为了教学的需要,任何教师都可以自由的复印各种教学资料分发给需要的每一个学生,在中国,这种业务是要经过专职校长的审批的。在西方,可以为了80多个学生开设一所现代化的学校,聘请30多名专职教师;为了降温,每天花费1000多元电费开中央空调,这对中国大多数地区则是不可能的。不是中国不重视教育,而是经济水平跟不上。所以我们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必须跟它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经济水平相联系,孤立地看一个问题带有其片面性,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二 中西方教育的比较在这里,我有幸在恩友基金会的资助下接触到西方式教育。给我们上课的是从美国来的华侨子女及纯粹(native)的美国友人,这所学校也是以西方模式创建的学校,以西方的教育方式授课。我从中认知了西方教育,感受到西方教育,强烈的引发了我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比较与研究1.西方教育体现的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交流,一种互动;中国师生之间体现的更多的则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授在西方,是老师引导学生,学生自我思考,学以致用,老师并不要求学生能对所讲知识的认知度,更强调的是对所讲知识的探索思路的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来源于一种被激发地自主的需求。老师鼓励学生应用这种知识,通过应用去掌握知识的内涵,有时候,甚至不强调这种应用的对与错。在中国,老师则讲求学生通过纸上谈兵来理解,所以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做作业。纸上谈兵对学生的思维培养是很有益的,所以中国学生具有更强的思维和想象力。相反,西方学生则具有更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我认为:以上两点对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比方说:我学了许多年的英语,却害怕出错而不敢写,更怕丢脸不敢与老师(美籍)交流。美国DBU(Dallas Baptist University)却敢在看了一场京剧之后将它以自己的形式搬上舞台,浓浓的中国味。在中国,教育是很严肃的。中国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在古代,教育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一个人接受教育是为了实现一个进入统治阶级的梦想,所以,只有少数人才可以获得教育的机会。既然不是为社会生活服务的,教育则成了一种高雅的、象牙塔的故事。这种思想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影响仍然相当严重,以至于今天,教育在社会公众的观念中,仍然是一种地位提升的手段,获得较好生活的阶梯。事实上,现代教育应为社会实践服务、教育的对象是每一个人。西方学生是张开双臂去迎接未知,中国学生则是循规蹈矩地去学习新知识。2.西方教育有着强烈的社会意识,教学更贴近于学生生活实际首先,西方中小学课程的开设、学生教材的编写强调其实用性,可行性,纯粹理论的东西则不是很重视。中国在中学要开设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遗传学等好几门课程,中国学生深知从基因原理到宏观生物系统的知识,但不懂基本的急救知识——心肺复苏术,不知道父母血型与自己的关系,不知道唐氏病是怎么回事。西方中学则开设公共卫生,给学生实际应用以切实可行的方案。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理论在指导实践的同时,理论自身得到升华。所以,理论和实践都是重要的,但对基础教育来说,学生处在本能的认知阶段,实践则显得更重要一些。再者,西方教师面对的学生可能是十几个,甚至几个、一个,这使得个别教育成为可能,任何学生都有可能获得有效的教育收益与提高。在中国,一个班,可能有几十名学生,甚至上百名学生,老师只能面对大多数,而不能面对个别,所以,有可能差者愈差。在中国,这种教学方式在宏观上具有很高的投入产出比,然而在公共教学中,个别学生的利益目前是很难照顾到的。3.西方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创造性的,中国学生的学习须循规蹈矩在西方,学校给学生创造更大的、更自由的维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由创造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地发挥。教师可能会给学生提出一个项目,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来完成。学生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会主动地学到好多他所感兴趣的知识,这些知识将会在他心中形成活的财富,随取随用。中国则主要通过考试手段让学生按要求去学,这样,学生学习的知识可能是全面的,基本功是扎实的,但所学的不一定是活的,可用的。4.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西方,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小,学习成绩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重要。他们可以边玩边学,有时候,学习是一种有趣的游戏,所以,他们乐于学习。在中国,受孔孟之道的影响,大多数家长都望子成龙,他们认为学生必须获得好成绩才有可能出人头地,所以学生必须承担沉重的压力而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是一种负担。西方学生有很灵活的思维力,中国学生则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在创新与科研中,这两者都是很重要的,两者必须有益结合。5.对教育投入的差异西方有比中国发达的经济基础,对教育投入的总量是巨大的,这其中,有政府财政性投入,社会企业财团及社会组织的教育投资,成功人士的个人投入,西方社会对教育也是很重视的。中国自古以来是很重视教育投入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经济水平非常落后的情况下,兴建了一大批学校,建立了完善的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体系,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已达99.9%,已经超越高收入国家的普及率 ,这在像中国这样的经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成就。我认为,在中国现有经济水平下,中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能说不大,现在正在努力向4%GDP看齐,但重硬件和轻人才的培养与交流。中国的社会力量办学还处在幼稚的阶段,很多的富人缺乏社会公益意识。中国教育的投入总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与中国这样的大国是不相适应的,当然,教育的发展是不能超越经济基础的。中西方教育都有其成功的地方,西方教育为西方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使得西方社会发展为今天最富有的社会;中国则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经过短短70多年的发展建立完善的教育体制,并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使中国经济得以持续高速地发展,并达到总量世界第二的规模。三 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思考中国教育体制是适应中国特色的,尽管有着我们有目共睹的成就,但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必须融合西方教育的一些经验和好的做法,才能逐步满足社会对教育日欲增长的要求。我们对待西方教育的态度是不盲目迷信,而是有选择地引进、学习,将其精华逐步转化为自己的东西。1.逐步改变目前的教育理念与思路中国一贯的应试教育虽然使得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但误导了教育的目的,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很差。我们要削弱学习成绩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使用灵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2.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我们曾经强调社会主义教育的教育目的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很明确的,但在实际教育教学实践中却出现了偏差,我们的学生普遍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差,缺乏合作精神、诚实、服从意识;其次,学生兴趣不广泛,知识结构单一。我们的教育必须贯彻教育目的,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的品德教育。在西方,学校是很重视学生的品德培养的,西方企业对职工品德的重视超过对其专业技术的重视。我们社会主义教育更应注重品德教育。3.重视师资力量建设首先是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一成不变的知识只会死水一潭。教师必须加强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以适应发展的社会和发展的教育,同样,我们大量的教育资金应该更多的投放在师资力量的人文建设上。对于师德教育来说,好的师德对学生本身是一种熏陶和感化,这可能比品德课上讲得头头是道有效的多。但不好的师德也会影响学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挽回。教师的品德教育决不能是一堂课,实际上做得少,教师的师德教育应有完整的计划和切实有效的措施,因为这是影响一代人的事情。4.建立教育人才的长效流动机制教育界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地区不可能完全满足这种需求,这就需要人才资源共享。在西方,人才流动是非常普遍的,一个人的成果可以得到迅速全面的共享。在中国,教育界人才的合理交流,除了可使教育成果迅速全面推广,同时减轻了教师为满足小而全的教育在知识更新上的压力。中国必须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缩小教育的地域差异,促进中国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参考文献[1] 樊俊青.浅析中西方教育的差别[J].明日风尚,2016(17):325.[2] 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 张旭.中西方体育教育思想的比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132-134.[4] 丁雅诵.我国义务教育普及率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N].人民日报,2017-07-26.[5] 魏贤超,王小飞.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6] 郑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法策略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9):115-116.
文章来源:《基础教育论坛》 网址: http://www.jcjylt.cn/qikandaodu/2020/0529/337.html